“三大群體”對南孔文化的認知與對策建議
一、“三大群體”對于南孔文化的認知情況
(一)衢州市民
1.南孔文化知名度高,但深入了解不足
問卷調查顯示,大部分衢州市民對南孔文化有基本的了解,但了解程度參差不齊,大多數(shù)人(53.7%)表示略有了解,而完全不了解的占少數(shù)(4.94%)。市民獲取南孔文化知識的主要途徑包括傳統(tǒng)媒體、新媒體和現(xiàn)場體驗,其中新媒體以69.75%的比例成為最受歡迎的了解渠道。
2.強烈支持南孔文化教育傳承
絕大多數(shù)市民(82.72%)認為南孔文化在現(xiàn)代社會中的傳承至關重要,并且應該得到大力推廣。調查顯示,高達96.3%的市民支持將南孔文化納入學校教育課程,這表明市民普遍認為教育是傳承和普及南孔文化的重要途徑。
3.南孔文化對社會發(fā)展和個人成長有積極影響
大部分市民認為南孔文化對衢州的社會經濟發(fā)展和個人成長過程有顯著或一定的影響。大學畢業(yè)的問卷調查者中,有47.53%是通過學校課程了解到南孔文化的,這一比例突顯了教育在傳播南孔文化中的關鍵作用。
(二)游客
1.游客普遍聽說過南孔文化,但了解程度有限
調查顯示,92.16%的游客聽說過南孔文化,但大多數(shù)人的了解程度不深,52.94%的游客表示略有了解。盡管了解程度有限,87.25%的游客表示對深入了解南孔文化有興趣,其中66.67%的游客傾向于通過參與文化展覽或演出來了解南孔文化。
2.游客認同南孔文化的傳承價值,但對宣傳力度評價不一
高達97.05%的游客認為南孔文化在現(xiàn)代社會中的傳承是有價值的且重要的,這表明游客普遍認為南孔文化的保護和傳播具有重要意義。然而,41.18%的游客認為當前南孔文化的宣傳力度僅是較為充分,這暗示著游客對南孔文化宣傳工作的評價存在分歧。
3.游客關注年輕一代的參與度,強調創(chuàng)新與新媒體的使用
超過一半的游客(51.96%)認為年輕一代興趣不高是南孔文化傳承中的主要問題,同時有48.04%的游客認為南孔文化的宣傳力度不足,導致公眾認知度低。在傳承與發(fā)展南孔文化的建議中,游客多次提到應更多地關注青少年、利用新媒體進行宣傳,以及采用創(chuàng)新的方式來吸引年輕人和提高公眾的參與度。
(三)留學生
1.留學生對南孔文化了解程度一般,主要通過學校課程得知。
調查顯示,留學生對南孔文化的了解程度普遍一般,37.5%的留學生表示對其略有了解,另有37.5%的留學生僅聽說過但不了解。高達75%的留學生是通過學校課程得知南孔文化的,僅有12.5%的留學生是通過網絡資料了解的,這表明學校教育是留學生獲取南孔文化知識的主要途徑。
2.留學生對深入了解南孔文化興趣濃厚,偏好現(xiàn)場體驗和互動交流。
絕大多數(shù)留學生(87.5%)表示對深入了解南孔文化有興趣,且更傾向于通過現(xiàn)場體驗(如文化展覽、演出)和互動交流的形式來了解南孔文化,其中62.5%的留學生支持互動交流形式,可能因為這種形式更直接、生動,有助于深入了解和體驗文化。
3.留學生認可南孔文化的傳承價值,并支持現(xiàn)代科技在文化展示中的應用。
有50%的留學生愿意在夏令營結束后在自己國家宣傳南孔文化,顯示了他們愿意參與到南孔文化的國際傳承中。同時,75%的留學生認為利用現(xiàn)代科技手段來展示南孔文化是一種創(chuàng)新的方式,這反映了留學生對結合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認可。
二、南孔文化宣傳與傳承中存在的問題
(一) 宣傳力度有限
1.公眾認知度與文化認同感不足。
根據問卷調查,衢州市民對南孔文化的認知度普遍不高,53.7%的受訪者表示僅有一些了解。這種認知度的不足導致市民對南孔文化缺乏必要的認同感,影響了文化傳承的社會基礎。實際通過學校課程了解南孔文化的市民僅占47.53%,這表明教育體系在文化傳承方面的作用尚未充分發(fā)揮。
2.宣傳策略未能適應數(shù)字化趨勢。
當前宣傳主要依賴傳統(tǒng)媒體,但隨著數(shù)字化和網絡化的發(fā)展,新興渠道的宣傳潛力未被充分挖掘。69.75%的市民傾向于通過新媒體了解南孔文化,這一數(shù)據凸顯了傳統(tǒng)宣傳策略與現(xiàn)代受眾需求之間的脫節(jié)。
3.宣傳內容與現(xiàn)代審美脫節(jié)。
宣傳材料往往缺乏創(chuàng)意,未能有效結合南孔文化的特色與現(xiàn)代審美和傳播趨勢,宣傳內容需要更加貼近現(xiàn)代教育和年輕一代的興趣。
4.互動性和趣味性缺失
宣傳方式多為單向傳遞,缺少互動性和趣味性,難以引起年輕人的共鳴和參與。例如,盡管69.75%的市民傾向于通過新媒體了解南孔文化,但目前宣傳策略未能充分利用新媒體的互動性來吸引年輕受眾。
(二)傳播途徑欠缺1.傳統(tǒng)傳播方式的局限性
南孔文化的傳播主要依賴于學校教育和文化宣講,這些傳統(tǒng)方式雖然在教育和傳承上有其價值,但覆蓋面和影響力有限。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多樣化,傳統(tǒng)方式未能適應這種變化,導致南孔文化難以觸及更廣泛的受眾群體。
2.新媒體和國際化傳播的不足
南孔文化的傳播未能充分利用新媒體的快速傳播和廣泛覆蓋優(yōu)勢。此外,針對留學生的調研顯示,南孔文化的外語傳播資料嚴重不足,限制了國際群體對南孔文化的了解和接觸。僅有12.5%的留學生通過網絡資料了解南孔文化,這表明需要加強多語種內容的開發(fā)和國際合作,以提升南孔文化的全球影響力。
3.受眾細分和定制化需求的忽略
不同受眾群體對南孔文化的需求和偏好存在差異,但當前對于南孔文化的傳播內容、缺乏針對性和吸引力。有效的反饋機制能夠幫助識別受眾需求、評估傳播效果,并優(yōu)化傳播策略。缺乏這樣的機制可能導致傳播效果不佳,且難以及時調整策略以更好地滿足不同受眾的需求。
(三)對年輕人吸引力不足
1.傳播內容與形式的老化
南孔文化中的部分內容過于傳統(tǒng),未能與時俱進,缺乏與年輕人生活和興趣相契合的元素,導致年輕人難以產生共鳴。
2.宣傳力度與認知度不足
問卷調查反映出南孔文化的宣傳力度不足,51.96%的游客認為年輕一代興趣不高是傳承中存在的問題,這導致年輕人對南孔文化的認知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了解。
3.宣傳方式缺乏趣味性和創(chuàng)新
目前南孔文化的宣傳多采用參觀學習和聽講座的方式,缺乏趣味性,不易吸引年輕人。為了吸引年輕人,需要探索更具創(chuàng)意和趣味性的宣傳方式。
4.缺乏針對性的青年文化產品和活動
調研數(shù)據顯示,87.25%的游客有興趣深入了解南孔文化,但缺乏專門針對年輕人的文化產品和活動。開發(fā)與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和興趣相契合的文化產品,如文化創(chuàng)意商品、在線互動平臺等,提高南孔文化對年輕人的吸引力。
三、對策建議
(一)設立南孔文化留學生交流社團
1.開發(fā)豐富多元的南孔文化特色課程。
設計一套涵蓋南孔文化哲學思想、禮儀規(guī)范、傳統(tǒng)藝術等方面的課程體系。
2.定期舉辦精彩紛呈的文化體驗之旅。
每月/每季度組織留學生前往南孔圣地進行實地參觀。安排參與祭孔大典、安排留學生參與儒家經典誦讀,還可以邀請他們參與民間手工藝制作,如孔府糕點的烘焙、儒家書畫的創(chuàng)作等。
3.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交流活動:
舉辦南孔文化主題的研討會、辯論賽、文化沙龍等。
4.強化國際視野,打造南孔文化國際傳播新平臺。
培養(yǎng)留學生傳播使者。舉辦“南孔文化傳播使者培訓班”,提供跨文化交流、媒體傳播、演講技巧等方面的培訓。設立“南孔文化傳播項目基金”與“南孔文化國際獎學金”,支持留學生回國后開展南孔文化傳播活動。建立“南孔文化傳播使者社群”,定期分享傳播經驗和成果。
(二)增強南孔文化的多渠道傳播與推廣
1.利用新媒體平臺擴大宣傳范圍。
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體平臺,通過短視頻、直播等方式進行南孔文化的全方位宣傳,特別是針對年輕一代,提升其興趣和參與度。
2.加強傳統(tǒng)媒體和現(xiàn)場體驗結合。
傳統(tǒng)媒體宣傳:通過電視、廣播、報紙等傳統(tǒng)媒體,制作和播放南孔文化專題節(jié)目,宣傳其歷史背景等內容,覆蓋更多的受眾群體。
現(xiàn)場體驗活動:在南孔文化相關景區(qū)和社區(qū)定期舉辦文化體驗活動,如南孔文化節(jié)、傳統(tǒng)禮儀展示、文化講座等,提供親身體驗和深入了解南孔文化的機會。
3.建立教育體系中的文化傳承機制。
納入學校課程:將南孔文化正式納入中小學和大學的教育課程中,通過系統(tǒng)化的教學,讓學生從小了解南孔文化。師資培訓與文化傳播:對教師進行專項培訓,提高他們對南孔文化的理解和教學能力。
(三)文旅融合
1.打造豐富的文化旅游路線。
打造孔廟,儒學館和一些南孔歷史街區(qū)的系列文旅,可以展示建筑風貌,還可以讓大家在歷史街區(qū)的游覽中讓游客在漫步中感受南孔文化對當?shù)厣畹纳钸h影響??梢酝ㄟ^多媒體展示、互動展覽等方式,系統(tǒng)呈現(xiàn)南孔文化的發(fā)展脈絡和核心思想。
2.研學旅行產品開發(fā)
針對學生群體,設計不同年齡段的研學課程,由淺入深地介紹南孔文化。為小學生設計以故事和簡單禮儀為主的課程;為中學生設置結合歷史背景和經典著作解讀的課程;為大學生及學者提供深入的學術研究指導和實地調研項目。
3.互動體驗區(qū)設置
配備專業(yè)的禮儀老師示范指導古代禮儀學習;設置誦讀比賽,鼓勵游客積極參與,優(yōu)勝者可獲得具有紀念意義的獎品;邀請當?shù)氐氖止に嚧髱煬F(xiàn)場傳授技藝,如制作儒家文化相關的木雕、竹編、剪紙等作品,進行傳統(tǒng)工藝制作。
4.舉辦南孔文化旅游節(jié)
通過民俗表演、美食節(jié)、文化論壇,以生動的方式展現(xiàn)南孔文化。
文章來源: 《文化產業(yè)》 http://m.k2057.cn/w/wy/32640.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