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的社會功能及變異
語言是說話必須使用的代碼,也是人與人交流思想的主要工具。在社會生活中,每時每刻都有人與人的語言交流。語言在社會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交際工具、信息載體功能,也有劃分社會團體、記錄社會生活的功能。同時,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及歷史的演變,語言也發(fā)生地域、階層、行業(yè)、性別、年齡和功能等方面的變異。
一、語言的社會功能
(一)語言是社會交際的重要工具
社會交際離不開語言。人們通過語言,交流思想、情感、文化、知識、技術等,相互溝通,彼此協(xié)調,從而組織起來,共同生產、生活,促進社會的發(fā)展。同時,人們還通過手勢、表情、擺設物品等副語言來交流。“副語言”即人們的面部的表情、手的動作,整個軀體的姿態(tài)等非語言形式,它輔助語言發(fā)揮相應的作用。例如,鼓掌歡迎,舉手為禮,揮手送別,伸舌表示驚訝等。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在語言的基礎上,產生了文字。人們用文字來記錄語言,打破了語言交際中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語言交際產生了書面形式。在現代,還有產生了電子文檔的形式。文字在社會交流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人們進入社會,就必須掌握文字。中小學語文教學的任務主要就是教學生識字、閱讀、寫作。文字從屬語言,是輔助語言交際的工具。旗語、電報代碼、數學符號等交際工具,是在語言和文字的基礎上產生的,是隨著社會發(fā)展產生的交際工具[1]因此,它也是一種特殊的語言。它是語言社會交際功能的拓展。
(二)語言是社會信息的有效載體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而交際的實際內容就是認識、思維的成果,即信息。信息看不見、摸不著,必須依附于有效的載體來傳播,這個載體就是語言。信息的交流分為“編碼——發(fā)送——傳遞——接收——解碼”五個階段。 [1]人們通過發(fā)音,把語言發(fā)送出去,經過空氣的傳遞,達到聽話人一方。聽話人接收以后,進行解碼,還原為信息,理解其內容。作為信息的載體,語言自始至終都參與到全過程之中。
(三)語言是社會劃分集體的顯著標志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民族的各個地區(qū)也有不同的方言。不同地區(qū)的人的語言不同。不同方言區(qū)的語言,其用詞和語法業(yè)各有自己的特點。最明顯的是口音的差別。不同方言區(qū)的人,連書寫錯別字都各不相同、各有特點。我們可以從一個人的口頭或書面表達的某些特征來判定他的職業(yè)。閱歷較多的人,在聽陌生人說話時,往往能對他的文化程度、社會階層和從事的職業(yè)作出判斷。不同社會集團的人的語言不同。如機關干部常說“研究一下再說”,小學教師常說“你馬上按我的要求做”。
(四)語言是社會生活的真實記錄
語言是一個民族文化和歷史的記錄。語言交流遍及生活中的各個領域,生活中的事物幾乎都要用語言表達。要了解外國,就必須掌握外語。要研究古代,就必須掌握古語。從一個民族某一歷史時期的分類詞匯,我們可以看出該民族當時的生產、生活、社會制度、風俗習慣、意識形態(tài)等方面的面貌。如成書于漢代的《說文解字》,它解釋造字的本義,按表意的部首編排。我們可以從中看出我國古代社會生活的各方面的概貌。外國人不了解中國封建社會的家庭關系,就很難理解巴金作品《家》中的一些人物的命運,對“鳴鳳的自殺,覺新的委曲求全”都不能理解。因此,要通過語言來真實的記錄社會生活,通過學習語言來了解歷史和文化。
二、語言的變異
在使用同一語言的社會中,每個地區(qū)、每個個人之間總有言語差異,主要表現在語音、詞匯選擇、句子的構造、聲調、語氣、某些詞語的使用頻率等各方面。當不認識的人在一起時,通過對話的言語特征,就可判斷出周圍的人大致是什么地方的人,從事什么職業(yè)。雖然,社會群體中的個人言語千差萬別,但是,必須接受相對統(tǒng)一的語言規(guī)范[2],如果沒有這種統(tǒng)一的規(guī)范,人們是無法交際的。言語變異必須在規(guī)范允許的范圍內。語言的變異大致分為分為三類:即地域變異即屬于某一地域的群體使用的語言;社會變異,即不同社會地位、職業(yè)、行幫以及種族、性別的群體在語言使用上存在的差異,功能變異,指說話人為了某一目的使受話人受到影響、產生反應的言語行為。[2]
(一)地域變異
語言的地域變異表現為地域方言。社會人口的分布有一定的地域范圍,因此任何一種語言也有一定的分布范圍。在每一個語言地域分布的不同部分,都存在這樣或那樣的變異,不同于其他地域的語言。這種具有變異的地域性語言,稱為方言,又稱地域方言,是共同語的地域變體。在我國,由于地域廣闊,人口眾多,地域方言通過與普通話的對比,呈現出復雜的情況。漢語可分為七大方言區(qū):即北方方言、粵方言、吳方言,贛方言、閩方言、客家方言和湘方言。方言的變異主要表現在語音和一般詞語方面。與漢語普通話相比較,閩方言、粵方言的變異較大,吳方言次之,客家方言、贛方言、湘方言又次之。在詞匯方面,變異比較明顯,主要表現為同一意義用不同詞語來表示。如人稱代詞第一人稱單數為例,普通話稱“我”,濟南人稱“俺”,梅縣人稱“僵”;第三人稱單數北方方言稱“他”,閩方言稱“伊”,粵方言稱“但”,吳方言叫“俚”、“其”、“伊”;在語法上方面,主要表現在詞序、虛詞等方面,比如,普通話說“客人”,廣州人說“人客”;普通話說“母雞”,廣州話說“雞母”;
(二)社會變異
社會的分工和不同的生活,使人們分群相處。某一群體因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常在一起進行交際。這些語言成分不是所有的人都使用的。從事不同職業(yè)、屬于不同階層的人,在交際中常各自使用一套慣用的詞語。
1、階層變異和行業(yè)變異
階層變異和行業(yè)變異表現出社會結構的多樣性。人們在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中都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充當一定的社會角色。講話者所屬階層、行業(yè)的不同,在具體的場合常使用一些特殊的詞語,這些特殊詞語只通行于這些階層和行幫中。所以這些特殊詞語又稱為階層慣用語、行幫語。階層慣用語,是指不同階層的人在一定的場合中使用的詞語。階層慣用語不是獨立的語言,沒有自己的語音和語法系統(tǒng),而是在全民語言材料的基礎上構成的特殊詞語。行業(yè)語是社會上從事某一行業(yè)的人為了生產和工作的需要而使用的專門用語。語言的行業(yè)變異是社會發(fā)展、職業(yè)分工的結果。木工、鐵工、漁人、獵人、農民、牧民等都有自己的行話,教師、學生、軍人也有自己的行話。
2、性別變異和年齡變異
語言因說話人的性別和年齡的不同而產生變異。性別、年齡的語音變異,是由于社會心理、文化背景等復雜原因引起的。產生語言性別差異的原因是,男女各有其自然標志和社會標志。自然標志表現在生理特征和體態(tài)方面,社會標志是全社會為性別差異成文或不成文地規(guī)定的一系列關于區(qū)別性別的行為、服飾、儀表、禮節(jié)等方面的規(guī)范。在社會規(guī)范的限制和影響下,男女的語言就呈現出性別差異。例如,一般情況下婦女說話比較文雅、禮貌用語多些,言談中顯示出溫柔賢淑的氣度,不說或很少說粗話和臟話。男性的語言變異是由于男性有一種追求“潛在的聲望”的社會心理。一般說來,規(guī)范的語言是受過教育、具有一定文化修養(yǎng)的人掌握的,標志著一定的地位和身份。
語言的年齡變異,青年和中老年人,在語言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在有些方言中,存在明顯的新派和老派方言之間的差異,中老年人多半保存原方言的舊有特點,而年輕人則容易受外在因素的影響,偏離老年人的語言,向某一更有權威性的方言靠攏。這種兩代人的語言差異常常是語言歷時演變的結果。如在詞匯方面,漢語中“洋火”、“洋油”、“洋船”等詞,現在年輕人都不說了,在老年人口中還可聽到,但“洋煙”一詞卻在部分年輕人口中通行起來。這是因為年輕人抽外國制造的香煙,于是“洋煙”便與國產香煙相對立。
3、功能變異
在某種具體場合下,因談話目的、對象的不同,產生的言語變異。就是語言的功能變異[2]。
根據特定言語環(huán)境按語言的特點劃分為語體。語言在運用中之所以有不同語體,主要是受到交際目的、交際方式和交際者的關系的制約,也就是特定的言語環(huán)境的制約。語境分為文化語境和情景語境。文化語境是整個語言系統(tǒng)的環(huán)境,而情景語境是人們實際運用語言的情況。情景語境可以分為各種類型,由于其中三個變項的變化,產生各種語言變體。在情景語境中起變化的三個變項是:(1)場景,指實際發(fā)生的事和說話者的目的;(2)方式,指話語的傳遞方式;(3)交際者,即參與交際的人之間的關系,這三個變項中,一個發(fā)生變化,就形成不同的語域。社會語言學家根據習慣,用“語體”后兩個變項導致的語言功能變異劃分出書面語體和談話語體。【3】
(1)書面語體。書面語體是用文字記錄語言而形成的語體,它采取復雜的句子結構、精心選擇的詞語、恰當的篇章結構來形成。書面語體由于使用的范圍、目的、形式上的差別可以再分為若干類,如科技語體、藝術語體、政論語體、公文語體等。科技語體的功能在于準確地陳述和闡明有關自然、社會和思維現象及其規(guī)律等方面的內容,要求所用術語含義單一、準確、句子結構明晰而不會造成歧義,邏輯嚴謹,一般不用帶修辭色彩的詞句。藝術語體通過語言手段描述人與物的藝術形象,敘述情節(jié)發(fā)展和人的心理變化狀態(tài),因此用詞數量多,句式變化大,修辭色彩鮮明生動。政論文體要闡明社會生活中有關政治、經濟、法律以及方針政策等方面的各種問題,語言要求準確鮮明、邏輯性強。公文語體一般用于政府機關、社會團體等單位的交往,因此要求措辭準確,句法嚴謹?!?】
(2)談話語體。人們使用語言最多的是談話語體。這類交談主要有兩種情景語境,一是在正式的、莊重的場合,如社交場合、禮儀場合等;一是家庭成員、親友之間的日常談話,因此可以分為正式語體和隨意語體。正式語體和隨意語體之間并沒有一條清晰的界限和明確的規(guī)定。比如說,在正式的社交場合,既可以用正式語體,甚至使用一些專門術語和書面詞語談正題,也不時用隨意語體。但是在正式語體和隨意語體之間仍有一些差別。例如,正式語體要求語音清晰,用詞準確,語句之間的連續(xù)性強,句子比較完整,重復與停頓較少;隨意語體在一般情況下很少長篇大論,語句簡短,插話、重復與停頓較多。
本文來源:《文學教育》:http://m.k2057.cn/w/wy/63.html
欄目分類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