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社科論文 > 正文

論株洲國防教育長效機制建設

作者:黃遠瑜來源:《河南經濟報》日期:2025-04-16人氣:8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培養(yǎng)造就大批德才兼?zhèn)涞母咚刭|人才,是國家和民族長遠發(fā)展大計”,并提出了“深化全民國防教育”戰(zhàn)略任務。隨著國際形勢的復雜多變,國防教育在國家安全戰(zhàn)略中的地位日益凸顯。株洲市作為湖南省的重要城市,地處湖南省的中心地帶,坐落于湘江中游,是南北通往的交通樞紐,也是東西方向的重要節(jié)點。這種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使得株洲在國家安全戰(zhàn)略穩(wěn)定大局上具有重要地位。近年來,株洲市在國防教育建設方面采取了多項機制體制創(chuàng)新,形成了較為成熟和完備的全民國防教育體系。

一、軍地攜手創(chuàng)新國防教育方式

軍地國防教育方式,是軍隊與地方協(xié)同開展國防教育所采用方法與形式的統(tǒng)稱。軍隊憑借自身專業(yè)軍事資源,如組織軍事訓練、開放軍營、派遣官兵授課等,讓民眾直觀感受軍事氛圍,了解軍事知識與技能 。地方則利用教育機構、媒體、文化場館等資源,開展校園國防課程、媒體宣傳、主題展覽等活動,從知識普及、文化熏陶層面增強全民國防意識。二者有機結合,發(fā)揮各自優(yōu)勢,全方位、多層次地向社會各界傳播國防理念,提升全民國防素養(yǎng)。株洲市通過軍地協(xié)同,將國防教育融入學校、社區(qū)和公共活動。例如,株洲市淥口區(qū)將新兵歡送儀式搬進中學校園,邀請學生參與,既增強了新兵的榮譽感,也為學生上了一堂生動的國防教育課。荷塘區(qū)八達小學的“開學第一課”由軍地聯(lián)合開展,通過講解國防知識、展示軍事技能等方式,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懷和國防意識。

二、加強株洲地域國防資源整合機制建設

地域國防資源整合機制建設,是指立足特定區(qū)域,對各類國防相關資源進行統(tǒng)籌調配與優(yōu)化組合。其內涵涵蓋整合國防教育資源,如將當?shù)丶t色場館、軍事院校等融入教育體系,豐富教學素材;整合人力物力資源,促進軍民人才交流,合理配置物資,提升保障效能;整合信息資源,搭建軍地共享平臺,讓國防動態(tài)、科研成果等及時互通。通過構建這一機制,能打破地域內資源分散、各自為戰(zhàn)的局面,實現(xiàn)資源高效利用,為國防建設凝聚強大合力。株洲是一片紅色土地,紅色資源豐富。近年來,株洲市挖掘整合“紅色富礦”,建設8個國家和省級國防教育基地,對攸縣國防教育基地、炎陵縣紅軍標語博物館等進行了修繕和改造,整合了30余處紅色資源,形成了豐富的國防教育陣地,推動全民國防教育深入普及。在茶陵紅色標語博物館中,運用圖版、雕像、場景模擬、多媒體等形式,生動展示黨史、軍史和株洲紅色革命史,增強參觀者的沉浸感。

三、推動國防教育進校園常態(tài)化制度化

國防教育校園常態(tài)化、制度化,是夯實校園國防教育根基的關鍵理念。常態(tài)化意味著國防教育融入學校日常教學活動,不局限于特定時期,如定期開展軍事知識講座、組織軍事主題社團活動等,使學生持續(xù)接受國防熏陶。制度化則是將國防教育納入學校規(guī)章制度,從課程設置、師資配備到考核評價都有明確規(guī)范。通過課程表固定課時保障教學,安排專業(yè)教師授課,用科學考核檢驗成效,促使國防教育在校園有序、穩(wěn)定、長久開展,全方位提升學生國防素養(yǎng) 。株洲市通過紅色宣講團進校園、進社區(qū),傳播革命故事和國防知識。其中,紅色宣講團主要由抗美援朝老兵、市“最美退役軍人”等組成,定期開展國防教育活動,將國防觀念深植學生心中。同時,株洲市在中小學校設立了“小小國旗興趣班”,將國防教育納入日常教學。株洲市淥口區(qū)從新生入學軍訓開始,全學程開展國防教育,確保學生從小樹立國防觀念。株洲市中小學校定期舉辦“愛我國防”主題演講比賽、國防應急技能培訓等活動,增強青少年的國防意識和實踐能力。此外,株洲市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國防教育示范校”評選和國防教育輔導員制度,推動國防教育在學校的深入開展。

四、加大國防教育多元傳播機制建設

國防教育多元傳播機制建設,是綜合運用多種渠道與形式傳遞國防知識、強化國防意識。它涵蓋傳統(tǒng)媒體深度報道、新媒體創(chuàng)新表達,結合校園課程、社區(qū)活動、軍營開放等線下實踐,構建全方位、立體式傳播網絡,讓國防教育內容精準觸達不同受眾,營造全民關心國防的濃厚氛圍。株洲市創(chuàng)新多元傳播機制,加大全民國防教育力度。株洲市開通了“國防大課堂”學習平臺,利用電子顯示屏、戶外廣告、廣播、電視等多種媒介,實現(xiàn)國防教育的全方位覆蓋。株洲市綜合國防、禁毒、消防、救護等部門,搭建“國防大課堂”線上學習平臺。株洲市倡導市民在微信、微博轉發(fā)紅色圖片、編輯紅色短文、轉發(fā)紅色歌曲,使廣大軍民在追憶歷史中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在校園活動中,通過模擬射擊、防毒面具穿戴等互動體驗,讓學生零距離接觸國防知識,增強教育的趣味性和實效性。株洲市創(chuàng)作了以國防教育為主題的優(yōu)秀文藝作品,如歌劇《英·雄》,通過藝術形式傳播國防精神。株洲市通過開通“雙擁號”國防教育公交專線、設置軍隊英模掛像等方式,營造全社會關心國防、熱愛國防的濃厚氛圍。


文章來源:  《河南經濟報》   http://m.k2057.cn/w/qt/34236.html

上一篇:關注學生心理健康,打造平安中職校園
下一篇:沒有了

網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