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應制詩源流考論——文學論文
在中國古代的詩體中,應制詩是算是一種聽命的文學文本,它是臣子指應帝王之命而寫作的詩。據《史記·秦始皇帝本紀》載,秦始皇帝的“命”,稱“制”;“令”為“詔”。歷代相沿,所以臣下應帝王之命而吟詩和詩,逐漸稱應制。早期的君臣唱和,并不如后世那么在字面上講究,像王粲寫了不少應制詩,但字面上卻沒有標明應制詩。只有曹植懼怕曹丕疑忌,在行文上十分小心,曹植有《應詔詩》。此后,西晉張華有《祖道征西應詔詩》、《祖道趙王應詔詩》。應制詩早期還稱應令詩,陸機有《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賦詩》。南北朝時,應王公大臣或比自己尊貴者之命而寫的詩,稱應教詩。應詔、應令的詩,大都為五言,但可長可短,無一定之規(guī)。曹植詩《應詔詩》48句,陸機詩44句,張華的兩首詩,一首14句,一首18句,潘尼的《皇太子集應令詩》16句,謝靈運《從游京口北固應詔詩》22句,而南朝梁劉孺的《侍宴餞新安太守蕭幾應令詩》卻只有八句:
芝殿近薄景,畫室寫油云。玄覽多該洽,圣思究前聞。
微密探精義,優(yōu)游妙典墳。飲餞參多士,言贈賦新文。
南朝劉宋謝莊的此類詩,始稱“應制詩”,如《七夕夜詠牛女應制詩》,共14句,但他有時也稱“應詔詩”,至南朝梁沈約也是如此,稱應詔、應制、應令的均有,但稱應制詩的較多,其句式大都為五言詩,個別像沈約的《三日侍鳳光殿曲水宴應制詩》是四言二十四句,這類詩大都以歌功頌德與應景為內容。
入唐以后,這種宮廷貴族詩歌盛于往昔,據任雪蕓《略談應制詩—從應制詩看唐詩的發(fā)展》一文統(tǒng)計:《全唐詩》中,共有177位詩人創(chuàng)作了733首詩應制詩。創(chuàng)作超過20首的詩人達8位,足見應制詩的盛況。此類詩的稱謂,開初也延續(xù)六朝之風,稱應制、應詔、應令者均有之,但自武則天規(guī)定應皇帝之命而作為應制,奉皇后、太子之命,稱應令,奉諸王命而作的稱應教。一般稱“應制詩”,不再稱應詔。應制詩、應令詩、應教詩統(tǒng)稱為應制詩。句式除教個別以絕句形式出現外,也由最初的八句、十句、十幾句,直到幾十句不等,但后來一般是采用五言六韻或八韻這一排律形式,而且也出現分韻得某字、賦得某某題以及賦得某某句的格式,如虞世南有《賦得臨池竹應制》等,這為后來的“賦得體”開了先聲。初唐時期的許敬宗、上官儀、宋之問、沈佺期、李嶠、蘇颋張說以及上官婉兒等,都是寫應制詩的好手。數量最多要屬張說,他有應制詩達70首。宋之問許多應制詩被當時人所推許,如《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制得歡字》:
令節(jié)三秋晚,重陽九日歡。仙杯還泛菊,寶饌且調蘭。
御氣云霄近,乘高宇宙寬。今朝萬壽引,宜向曲中彈。
這首應制詩尚是五言八句四韻,對仗工穩(wěn)得體。后來逐漸向五言六韻、八韻靠攏,像蘇颋的《奉和晦日幸昆明池應制》、奉和圣制幸禮部尚書竇希玠宅應制》均五言六韻,而其《奉和幸韋嗣立山莊應制》、《奉和圣制送張說上集賢學士賜宴得茲字》均五言八韻。雖然在句式上以五言六韻或八韻占大多數,但唐以后,應制詩有的是五言,也有的是七言,有八句、十幾句、數十句不等。像金代僧人重玉的《從顯宗皇帝幸龍泉寺應制詩》、劉基的《侍宴鐘山應制》是七言八句的律詩。明張居正《張?zhí)兰分?,應制詩有三十四首,有七言古詩二首、五言律詩五首首、七言律詩三首、七言絕句二十一首,六言絕句二首,只有一首名為《應制題百字圖》是五言排律,十六句。清代明珠的《湯泉應制》卻是五言排律四十八句。足見應制詩不如試帖詩要求那么嚴格。歷代的應制詩在內容上不離頌圣、寫景、詠史、詠物之類。其中有些寫景、詠史、詠物詩尚可一讀,如張居正的《應制題畫四首》之一的《牧童竿懸蛙蟹》:
釋卻沾途苦,閑來弄釣竿。禾黍千頃熟,煙雨一蓑寒。
處處溪流滿,山山秋色闌。不知田野樂,為向畫圖看。
其它像清代明珠的《湯泉應制》,寫皇帝出行赴湯泉的堂皇莊重的場景與沿途的景色的秀美,相互交映,在清代應制詩中堪稱佳作。在風格上,應制詩確如宋葛立方在《韻語陽秋》卷二所云:“應制詩非他詩比,自是一家句法,大抵不出典實富艷爾。”自唐以后,應制詩的典雅富艷,成為此類詩的一大特征。帝王藉顯示自己的文治武功,而大臣則靠它顯露才能,邀得恩寵,撈取政治權力資本。真正顯示詩人個性的則少得可憐。歷代應制雖然數量不少,但能膾炙人口的也只有像李白的《清平樂》寥寥數首。但李白的《清平樂》已開啟應制詞的先聲。
宋代出現了應制詞,當是應制詩的一種重大發(fā)展與演變。早在唐代,文人就為教坊或歌女寫樂府歌詞與曲詞,宋代尤盛,此為應歌詞。詞產生后,為娛樂皇帝、貴族,文人也寫作應制詞。木齋在《早期應制應歌詞的詞史意義》(見《江海學刊》2005年第3期)指出,應制詞著重體現了與宮廷文化的關聯,應歌則著重體現了詞體作為音樂文學的性質。應制詞首先是從應制詩中蛻變出來的。詞體在濫觴時期,應制樂府與應制詞之間的界限很難區(qū)別。早期應制詞是詞體產生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唐代的聲詩,有些就是應歌詞,如李白的《清平樂》四首,《碧雞漫志》卷五說是“乃是令白于清平調中制詞”;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四載:“宣宗愛唱《菩薩蠻》詞,令狐相國假其新撰密進之,戒令勿他泄,溫遽言于人,由是疏之?!痹~體在宋盛行后,文人為應帝王娛樂之需,不時撰寫新詞以進就更加頻繁。這就出現了寫作應制詞有名的詞作家,如柳永、夏竦、王觀、周邦彥、萬俟詠、晁端禮、邢俊臣、康與之、曾覿、張掄等。今存應制詞有數百首之多,內容也如應制詩一樣,首以歌功頌德、粉飾太平為主,所以在風格上以富艷精工為上,像宋代夏竦的《喜遷鶯》:
霞散綺,月沈鉤,簾卷未央樓。夜涼河漢截天流,宮闕鎖清秋。 瑤階曙,金盤露,鳳髓香和煙霧。三千珠翠擁宸游,水殿按涼州。
這首應制詞被元吳師道在《吳禮部詩話·詞附》中評為“富艷精工,誠為絕唱?!彼沃馨顝樗位兆诨臻嚅w待制,提舉大晟府,常應命制詞曲,吳曾《能改齋漫錄》卷十七載:“王都尉詵有《憶故人》……徽宗喜其次意,猶以不豐容宛轉為恨,遂令大晟府別撰腔。周美成增損其詞,而以首句為名謂之‘燭影搖紅’。云:‘芳戀勻紅,黛眉巧畫宮妝淺。風流天付與精神,全在嬌波眼。早是縈心可慣,向尊前,頻頻顧眄。幾回相見,見了還休,爭如不見。 燭影搖紅,夜闌飲散春宵短。當時誰會唱陽關,離恨天涯遠。爭奈云收雨散,憑欄桿,東風淚滿。海棠開后,燕子來時,黃昏深院?!保ù伺c《欽定詞譜》文字有異同)王詵詞本小令,周邦彥合王詵與毛滂《歸去曲》二者,別創(chuàng)雙調的《燭影搖紅》,但經增改后,確實宛轉蘊藉。應制詞與應制詩有不同,詞與詩相比,更是愉情娛樂的文體,所以也并不一味地典雅莊重,據周必大《二老堂詩話》與陳元靚《歲時廣記》卷三十五載:宋康與之在翰院,重九遇雨,奉詔撰詞,口占《望江南》:
重陽日,四面雨垂垂。戲馬臺前泥拍肚,龍山路上水平臍。冷浸倒東籬。 茱萸胖,黃菊濕虀虀。落帽孟嘉尋蒻笠,漉巾陶令買蓑衣。都道不如歸。
這首詞以詼諧出之,宋高宗讀此戲謔詞后,為之啟齒而樂??梢姂圃~的另一種功能。宋以后的應制詞大都沿著這種方向發(fā)展。
欄目分類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