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融媒體時代網絡謠言的傳播機制——以“紅黃藍”事件為例
互聯(lián)網迅速發(fā)展,媒介融合已然成為信息傳播的重要手段。隨著受眾的話語權增強,媒介使用的便捷性,信息傳播速度驚人,然而我們又處于一個“后真相時代”,所以使得謠言多以“放射狀”傳播,給社會帶來嚴重危害。
2017年11月22日有網友爆料,十幾名北京紅黃藍幼兒園新天地分園入園兒童的家長到朝陽區(qū)管莊派出所報案,稱懷疑幼兒園園長和老師涉嫌猥褻和虐童,該爆料稱,幼兒園四名女童下體紅腫,一名女童被猥褻昏迷,還有網名稱“老虎團”也存在猥褻情況。11月23日,警方將造謠人劉某抓獲,劉某對自己編造“老虎團”人員集體猥褻幼兒虛假信息及通過微信群傳播的違法事實供認不違,并對造成的不良影響深表悔恨。即使在第二天就表示是謠言,但是互聯(lián)網迅速傳播的信息的特點,并沒有就此結束,而是對于“紅黃藍”幼兒園猥褻兒童事件掀起一番波瀾。
一、謠言與網絡謠言
(一)謠言
謠言的詞義詳解有三個方面:一是指沒有事實存在而捏造的的話。如《荀子·大略》:"流丸止于甌臾,流言止于智者。"二是沒有公認的傳說。如明朝施耐庵《水滸》第四十一回《宋江智取無為軍 張順活捉黃文炳》宋江說起江州蔡九知府捏造謠言一事,說與眾頭領。三是民間流傳的評議時政的歌謠,諺語。如《后漢書》卷三十一郭仍等傳.贊曰:"詩守南楚,民作謠言。"
由此可見謠言是我們熟知的現(xiàn)象,而在融媒體時代下,從傳播學的角度來看,1947年,美國心理學家奧爾波特認為,謠言“是一種通常以口頭形式在人們中傳播,目前沒有可靠證明標準的特殊陳述”。法國社會學家卡普費雷認為,謠言“是在社會中出現(xiàn)并流傳的未經官方公開證實或者已被官方所辟謠的信息”。在謠言研究的學術史中,流傳最廣的謠言傳播公式是奧爾波特和波斯特曼提出的R=I×A,即謠言=(事件的)重要性 ×(事件的)模糊性。之后,荷蘭學者克羅斯對這一公式進行了修正,指出謠言傳播包含人的參與過程,加入“批判意識”這一重要因素,將謠言傳播公式修正為,即謠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公眾批判能力。
(二)網絡謠言
網絡謠言是謠言在融媒體時代下發(fā)展的一種新形式,主要是以互聯(lián)網為依靠,進而傳播謠言。網絡謠言的惡意傳播會直接影響社會生活,同時不斷滋生網絡水軍的擴展。在2016年5月25日,著名作家楊季康(筆名楊絳)先生逝世。消息傳出后,一段署名為“楊絳百歲感言”的手寫文字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瘋,但是事后證明是謠言。然而網絡謠言并沒有因此消停,2017年也出現(xiàn)很多輿情反轉的案例,如9月14日@時間視頻發(fā)布視頻微博,稱近日河南一大貨車被@蘭州安寧交警以“不按規(guī)定安裝機動車號牌”扣12分罰200元。面對扣分和罰款,車主表示不服,稱出廠就這樣,后部分輿論質疑蘭州交警執(zhí)法不公。然而事情的真相是司機羅某將自動翻牌器改回車輛出廠狀態(tài)并發(fā)布視頻,混淆視聽。16日@時間視頻發(fā)布致歉聲明,稱對蘭州公安交警造成的不良輿論影響,誠摯道歉,向轉發(fā)、評論、閱讀原視頻的網友致歉!
除此之外陜西榆林產婦跳樓案、上海一小學生自帶桌板地鐵趕作業(yè)、河南寧陵縣某人因出不起彩禮跳河自殺等事件都體現(xiàn)網絡謠言的傳播的攻擊性、炒作性以及宣泄性等特點。
二、網絡謠言傳播機制——以紅黃藍事件為例
(一)網路謠言形成的條件
1.技術條件
融媒體是將廣播、電視、互聯(lián)網三者優(yōu)勢互為整合、互為利用,謠言借助這種高效、便捷的載體進行“爆炸式”傳播。一開始“紅黃藍”群體猥褻兒童事件的爆發(fā)是通過最初的微信朋友圈發(fā)布,微信朋友圈本身就缺乏把關,同時自身的封閉性也使得網絡謠言增強可信度,微信朋友圈也是借助互聯(lián)網技術傳播速度快,最終在微博熱搜、各大網站都出現(xiàn)這一事件。在Web2.0時代,受眾本身就是已經掌握了信息的編碼和譯碼,同時微博、BBS、博客等個人傳播平臺的發(fā)展,信息早已在網絡空間的發(fā)展呈現(xiàn)一種多維度狀態(tài),僅僅一條簡單的朋友圈就輻射整個網絡,傳播給成千上萬的用戶,其傳播的速度和范圍是無法比擬,由此可見傳播信息最關鍵的是需要技術的支持。
2.群體傳播與受眾心理
一條簡單的信息已經不局限于接觸的某人,而是針對一個群體。微博、博客、QQ、微信等應用促進了人群之間頻繁交流互動,網絡中用戶的交流已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都是有相同的特點從而變成固定、持續(xù)的關系,這些人演進為社會學意義的群體。日本傳播學家?guī)r原勉將群體傳播定義為:群體傳播就是將共同目標和協(xié)作意愿加以鏈接和實現(xiàn)的過程。
在群體傳播過程中,操縱者正是抓住了受眾心理,讓“紅黃藍”事件不斷發(fā)酵,各種謠言引起社會的恐慌。
一方面操縱者利用了使用與滿足理論,并且抓住了受眾的好奇心理。使用與滿足理論是站在受眾的立場上,通過分析受眾對媒介的使用動機和獲得需求滿足來考察大眾傳播給人類帶來的心理和行為上的效用。而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指出:“人的好奇心和窺視欲望是本能的一種,是社會普遍存在的心理狀態(tài)?!笨梢哉f現(xiàn)實生活的法律和道德是制約了人們無止境的好奇心理,但是由于上述闡述的技術條件,并且有其隱蔽性和不確定性,所以操縱者借助互聯(lián)網載體,不斷滿足人們的好奇心,并將這種好奇和窺探欲望不斷放大。所以“紅黃藍”事件中受眾就不斷挖掘甚至是將虛假信息不斷放大,最終導致謠言的傳播的范圍更加廣泛。
另一方面“群體極化”和“信息流瀑”的產生?!叭后w極化”研究指出群體討論往往會強化其成員的最初意向,也會強化群體成員的共同態(tài)度,強化群體成員的平衡傾向。“紅黃藍”事件在朋友圈發(fā)布,朋友圈是以真實朋友為基礎建立起地興趣圈,然后傳播到具有共同興趣愛好、共同的價值觀的微博,從開始的評論到轉發(fā),再引起各家媒體、明星的關注,當性侵兒童話題的熱度達到某個制高點時,受眾更加堅定最初的想法,并且具有共同的意見,反駁的力量變得薄弱,如果某種集體意識一旦形成,將很難被打破,桑斯坦稱之為“信息流瀑”。當極少數(shù)的聲音在為“紅黃藍”事件提供一個清新的思路時,可能因為“群體極化”和“信息流瀑”最終將輿論沉默。
3.媒介素養(yǎng)與“真相”缺位
美國媒介教育研究中心認為,媒介素養(yǎng)是指人們面對媒介各種信息的選擇能力、理解能力、質疑能力、評估能力、思辨應變能力以及創(chuàng)造和制作媒介的信息能力。融媒體傳播時代對公眾媒介素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互聯(lián)網的海量信息資源中選擇出正確的信息,這就需要公眾有精確的辨別度、正確的道德觀、較強的理解能力等多方面知識?!凹t黃藍”事件從產生到迅速發(fā)酵,公眾的媒介素養(yǎng)確實出現(xiàn)了問題,其中某電視臺記者劉某沒有采訪核實,直接從網上下載編發(fā),到受眾看到報道和轉載的信息,便大肆的傳播,再加之網絡水軍的推動,利益的趨勢,直接影響了社會輿論。
除了媒介素養(yǎng)的確實,還有重要的原因是“真相”缺位,目前“求辟謠”、“謠言倒逼真相”已經不是新鮮事,我們正處于一個“后真相”時代?!昂笳嫦唷边@一輿論生態(tài)體系是將“新聞-事實”之間的紐帶斷裂,新聞事實逐漸讓位于受眾的情感、觀點和立場,而紐帶所銜接的元素完全被消除。公眾處于信息大爆炸時代,而人口紅利早已消失,所以只有創(chuàng)造所謂的“注意力經濟”才能“博取眼球”,傳播者愈來愈迎合大眾心理,從而拋棄對事件真實性的追求?!凹t黃藍”事件是在22日發(fā)生,而最終通報是在28日發(fā)布,解釋了幼兒園性侵純屬謠言,“叔叔醫(yī)生爺爺醫(yī)生”系編造,事隔6日后真正意義上澄清。
(二)網絡謠言傳播過程及其特征
1.網絡謠言的傳播過程
網絡謠言傳播分為三個部分:謠言的形成期、高潮期和衰退期?!凹t黃藍”事件從一開始劉某發(fā)朋友圈到某電視臺記者不暇思索的報道,這是事件的開端,也是形成期。在虐童的報道中參雜著性侵兒童信息,魚目混珠,直接影響公眾對事件的評定。事件的高潮期就在沒有真正澄清事實的情況下,使得虛假信息的傳播產生了“蝴蝶效應”。衰退期就是在事件澄清的時候,使公眾意識到是謠言,這時公眾的新鮮感也降低,并且得知真相后內心的憤怒也隨之而去此時謠言迅速衰退。
2.網絡謠言的傳播特征
病毒式傳播,傳播速度快,接受人群多?;ヂ?lián)網自身就有其傳播速度快的特點,網絡謠言也是借其特點,使得謠言傳播迅速。根據(jù)2017年6月發(fā)布《第40次互聯(lián)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6月,中國網民規(guī)模達7.51億,半年共計新增網民1992萬人?;ヂ?lián)網普及率54.3%,較2016年底提升1.1個百分點。由此可見,網民人數(shù)不服增加,受眾接收謠言范圍增加。
內容繁雜,信息可靠度低?,F(xiàn)代信息技術縮短了信息傳播的時效性,造成了大量信息沉積,并且謠言的證實無法在短時間內完成,各類網站媒體為了盈利,謀求“流量經濟”,沒有驗證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度便加以轉載,最終為謠言的傳播提供了大量的平臺,影響社會輿論。
監(jiān)管難度大。網絡本身營造的是一個“擬態(tài)環(huán)境”,每一條信息的由來都是虛擬的IP地址,謠言的傳播可以在各個平臺點擊、共享,傳播的范圍極廣就更加難以控制和監(jiān)管。
(三)網絡謠言傳播的影響
1.影響受眾
一方面影響受眾的心理。從長遠來看,網絡環(huán)境對網民影響不在于匿名環(huán)境,而是由于虛擬環(huán)境給個體帶來角色的自由選擇與轉換機制。網絡中的虛擬環(huán)境賦予網民虛擬角色,長此以往,使得網民對自身的認知失調。心理學中有一種“認知失調理論”,網民將現(xiàn)實生活中自身、對自己的行為及對環(huán)境所了解的內容與“虛擬世界”產生了矛盾,并且不一致。由于這種認知失調,從而導致了從眾心理、盲目心理、虛榮心理、犯罪心理等不健康心理。另一方面影響受眾的行為。由于上述的影響受眾的心理,當某個人無法控制心理時,便將這些扭曲的心理轉化為行為。
2.影響社會輿論和秩序
網絡謠言突破物理上的地域限制,克服時間上的滯后性。網絡謠言一旦開始傳播便是大規(guī)模的傳播,直接影響社會輿論和秩序。2011年的“毒香蕉”事件直接影響海南香蕉的出售,某些種植業(yè)者面臨破產,影響香蕉種植業(yè)的市場秩序。而在“紅黃藍”性侵兒童事件的謠言中,讓之前已經曝出虐童的“紅黃藍”新天地幼兒園更是雪上加霜,在美國上市的公司,股價暴跌,影響了市場的正常發(fā)展。
網絡自身的特點就決定了它具有議程設置的功能。議程設置理論認為,人們對某些一體的關注程度,主要來源于這些議題被報道的頻率與強度。網絡議程設置中也會有強制性接觸的特點,公眾的直接經驗越少,他們就越是被迫依賴新聞價值獲取該方面的信息,所以對非強制性接觸議題促使媒介使用及尋求的動機提高,這回提高議題設置結果,當媒體的報道引起個人情緒反應時,可以產生極大的議題效果?!凹t黃藍”事件發(fā)生在北京,受眾來自四面八法無法直接接觸事件,所以依賴媒體的報道,當報道時出現(xiàn)失真,受眾也無法判斷時,就引起了受眾情緒,社會輿論開始指責某一人或事。
三、治理措施
(一)強化監(jiān)管力度,嚴厲打擊造謠者,做好宏觀“把關人”
根據(jù)國家法律網絡謠言如涉及“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我國《刑法》第105條第二款規(guī)定:“以造謠、誹謗或者其他方式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剝奪政治權利;首要分子或罪行重大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除此之外還有其他法律規(guī)定,在這個網絡謠言泛濫的今天,必須加強監(jiān)管力度,根據(jù)相關法律法規(guī)嚴懲造謠者。在網絡傳播信息傳播中,傳統(tǒng)理論的“把關人”并沒有完全失效。從技術上來看,控制意見與意見擴散是常見的兩種方式,其一封閉源頭,其二是阻斷信息傳播路徑??梢钥闯?,在網絡傳播中,被消弱的主要是政府的“把關”功能,而不是專業(yè)的新聞機構的“把關”,所以政府必須采取一些措施來鞏固自己的“把關”地位,在扶持一些網站同時可以擴大自身的影響。
(二)媒體積極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做好微觀“把關人”
在應對“后真相”時代,各大媒體都要進行自身的新聞監(jiān)督。2016年底,一再堅持自己是“技術公司”而非媒體的臉書在輿論的壓力下開始招聘“新聞總監(jiān)”,這是一個關鍵性的舉措。谷歌等新媒體不斷改進算法設計和加強人工檢測等手段強化了新聞的真實性和高品質的新聞推送。從圍觀層面來看,信息的發(fā)布者依舊時關鍵,除了自身的改進,媒體自身的“把關”不是技術問題,更多的是態(tài)度問題。如果媒體把得到的信息直接發(fā)布,會使自己提供的信息魚龍混雜,甚至可能因虛假信息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即使在受眾即時傳播者也是受傳者的狀態(tài)下,媒體平臺的提供者依舊對平臺內容的流動有一定的控制能力。融媒體傳播路徑是點對多的網狀模式,所以在傳播信息時需要檢驗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這也是媒體的責任。
(三)加強受眾教育,提高受眾媒介素養(yǎng)
融媒體時代信息技術成熟,資訊高度發(fā)達,快捷便利的方式給公眾帶了豐厚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公眾對媒體依賴加強。但是在海量資訊的互聯(lián)網中選擇真實客觀信息成為難題,所以要加強受眾教育,提高受眾素質,時刻保持理性的認識,不造謠,不傳謠,增強對網絡謠言的辨別力和免疫力。要讓受眾意識到需要成為一個文明的信息傳播者,讓其意識到何時需要信息,并通過信息發(fā)現(xiàn)、探索、利用信息的最大價值。培養(yǎng)受眾的媒介素養(yǎng),最重要的是發(fā)揮受眾的主觀能動性,在社會公眾預存只是積累的前提下進行信息傳播行為的引導和規(guī)勸。
四、總結
融媒體時代下,信息傳播由原來的單向傳播向雙向傳播態(tài)勢發(fā)展,因此網絡謠言數(shù)量大。信息傳播的隱蔽性和信息的不對稱的因素造成虛假化、膚淺化,時常有人說:“謠言止于智者?!彼栽谶@個開放文明的時代,提升運用制度有效治理網絡謠言的能力,要對公眾進行媒介素養(yǎng)教育,對重大事件、決策信息公開,讓受眾信任政府,從源頭上消除社會恐慌和網絡謠言的產生;對于媒體,要第一事件公開和回應受眾的疑惑,不僅使謠言的擴散速度減小,也增強受眾對媒體的忠誠度,同時按照規(guī)定發(fā)布權威信息,拆除謠言;最后強化信息傳播規(guī)范。
- 為什么發(fā)表論文都不開雜志社的發(fā)票呢?
- 2021-2022年CSCD中國科學引文數(shù)據(jù)庫來源期刊列表-理科南大核心目錄完整版
- CSCD中國科學引文數(shù)據(jù)庫來源期刊列表(2023-2024年度)南大核心目錄
- 融媒體環(huán)境下地方新聞網站媒體的發(fā)展路徑
- 創(chuàng)新與繼承:70周年獻禮片“三杰”研究
- 人本導向下的城市更新規(guī)劃思路探索——以上海松江區(qū)中山街道老城區(qū)為例
- 預制裝配式地鐵車站施工技術
- 從框架理論看“中國學習的人”
- 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下古都洛陽城市形象建構與傳播探析
- 價值工程在房地產開發(fā)管理分工中應用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jù)?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